找到相关内容455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五代的绘画

    。  据说荆浩曾有《山水》一卷。现在流传的《荆浩山水》(或名《画山水赋》)虽介绍的是山水画的一些固定的格式(如“石分三面”“又古有云:丈山尺树,寸马豆人,远山无皴,远水无痕,远树无叶,远林无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01259149.html
  • 周叔迦:中国佛教史(4)

    昭住汾州太平寺。门庭施设有三、三句、四转语之举,汾阳有三,衲僧难辨别,更拟向如何,柱杖蓦头楔。第一,接引无时节,巧语不能诠,云从青天月。第二,舒光辨贤哲,问答利生心,拔出眼中楔。第三,西国胡人说,...融会事理,指归一心。又以戒为根本,著《沙弥要略》、《具戒便蒙》、《梵网经疏发隐》等。录古德机缘中语,为《禅关策进》以示参究之,谓禅净双修,不出一心,所著经疏及《竹窗三笔》等凡二十余部。普泰的另一弟子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465223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40)

    ,利他心越来越强烈的话,痛苦会逐渐消失的。 这些教言在其他书籍中是得不到的,前面说修自他交换是秘密,这就是秘密的原因。上师如意宝也讲过,寂天菩萨《入行论》中自他交换的修法,是文殊菩萨亲自传下来的,这样的教言在印度圣地也非常非常难得,幸运的是,我们现在遇到了这么殊胜的秘密,应该从中获得一些利益。有信心的人,即使远在美国、加拿大等异国他乡,也会把《入行论》的词句牢牢记住心里,终生受益;...

    索达吉堪布宣讲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21115619792.html
  • 读《景德传灯录》等中的延寿本传

    rdquo; 又,“从上宗乘,唯令绝学,单刀直入,教外别传。”(《诸宗部》卷48,页660.1)   (2)指心为宗,以悟为:其在“唯是一心”立场上会通天台...佛心佛性一宗。延寿曾撰《唯心》,开头就申明此心无法不摄、无理不赅、无事不彻的原则:“然众圣歌咏,往哲诠量,非不洞明,为物故耳,是以千途异说,随顺机宜,无不指归一法而已,故《般若》唯言无二,...

    宋立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5741499.html
  • 永明延寿与禅教一致思潮

    当时影响佛教发展的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,延寿的禅教一致说即在此种情势下应运而生。   二、延寿的禅教一致论   禅教一致即禅教统一。永明延寿通过编著《宗镜录》和撰写《万善同归集》、《唯心》等,着力...三卷,根据诸经论的言教,阐扬禅宗“以心立宗”的旨趣。还著《唯心》,禅明万法归于一心,由观心而达一心的唯心思想。由此可见,“心”是永明延寿佛教思想的根本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0241505.html
  • 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

    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 刘秋固   一、前 言   近年来,国内一些医疗机构在为癌症末期病患服务时,引进了西方「安宁照顾」(Hospice)的理念与运动。安宁照顾的原义是中世纪...

    刘秋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3646359.html
  • 从佛教徒的人格说起

    不善而先修行,那修行无有用,不修行而求明白,也不能真明白。  这佛教徒的三重人格,必须有很详密的解释。现在为求建立根本的信念,对这三种人格建立“三字诀”。第一善人的是“孝”。孝便是大悲心的曙光。世间人说:“孝为百行先”。孔子有《孝经》。佛教说:“孝名为戒”。世间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字做起的。第二修行人的是“信”。佛法大海,信为能入。在修行上唯须要笃信。一切修行成就都是由信字得到的。第三明白人的是“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01357299.html
  • 周叔迦:从佛教徒的人格说起

    不善而先修行,那修行无有用,不修行而求明白,也不能真明白。  这佛教徒的三重人格,必须有很详密的解释。现在为求建立根本的信念,对这三种人格建立“三字诀”。第一善人的是“孝”。孝便是大悲心的曙光。世间人说:“孝为百行先”。孔子有《孝经》。佛教说:“孝名为戒”。世间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字做起的。第二修行人的是“信”。佛法大海,信为能入。在修行上唯须要笃信。一切修行成就都是由信字得到的。第三明白人的是“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3364540.html
  • 浅谈咒语的原理与作用

    掐诀又称:握诀、法诀、神诀、手等,是指手指在手掌上掐某些部位或结合成某一种固定的姿势。据说可起到感召神鬼,摧伏精邪的作用。所以手也视为一种秘诀,一种窍门。《太极祭炼内法》曰:“或问掐诀者何也?曰诀者窍...  道家的“六字诀”是在相当长的历史中逐渐地充实完善的。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、邹朴庵在《太上至轴六字气》、胡文焕在《修类要诀》、高濂在《遵生八笺》等书中均有详细记载。道家根据“六字诀”与时间的关系,又...

    郭德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52684847.html
  • 忆访黄念老

    ,得法得,便可修习,便有成就的可能。然若缺了成就上师胜缘的加持指导,密法的密意和殊胜,也就缺了多半。而成就上师,岂易遭逢!三、所谓禅净双修,具体如何修法?是各修各,还是融归一炉?昔年与夏莲居居士为...

    佛日居士

    |黄念祖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54954207.html